第864章 我了个汉唐军国-《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3)页

    我看你是肥油堵了脑子,看着聪明实际愚笨,拿下珍珠群岛之后,你就在这给老子当总督吧,什么时候把肥减下来了,把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了,你再回来。”

    莫洲枡顿时傻眼了,光顾着向大哥表姿态,没考虑到父亲的感受。

    不过好在听圣旨上说,父亲也还没有特别愤怒,甚至让在总督珍珠群岛其实也是在保护他,怕他搞着搞着自己都当真,真的成了一个废物。

    另一边,出门的罗二公子还没从能拜见两位皇子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人都懵的,思维也是混乱的,是以没想明白父亲罗会长为什么如此兴奋。

    “哈哈哈哈,老二啊,你还得练啊,得多读书啊!”罗会长也趁机打击一下自持孔武有力,渐渐有些目中无人的二儿子。

    “朝廷这是要把整个珍珠群岛的人全部移走啊,先是把有杨梅大疮的扔到小岛上自生自灭,然后把男女分批用船运到南洋做奴工。

    只留下三四万女人在这里,等待婚配给从神州来的华人,以后这里就没有一个土人了。”

    罗二公子这才明白老爹为什么这么兴奋了,“珍珠群岛至少有四十万人,就算除去十万有病和留下的,那也还有三十万人,每个人咱们只得一块银元,那就是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啊!”

    “不,远远不止一块银元,你看。”

    罗二公子顺着老爹指的方向看过去,那里一大堆穿着灰色军服,扛着带刺刀步枪的士兵正在以整齐的军姿走过来。

    “东洋的望族们派人来了,他们更需要这些珍珠港人。”外人很难一眼就在华人中认出谁是汉人,谁是东洋人,但自己人还是能很快认出来的。

    “这些年东洋的农夫也不好糊弄了,他们开了眼界,读过了书,不肯留在家乡给老爷们盘剥,跑的比兔子还快,所以这些东洋的贵族,也很需要佃户。”

    罗会长说的,就是如今东洋五省,特别是日本列岛上四省的搞笑现状。

    这五个省到现在都是提供拓殖人口特别是佃户的重要地区,每年能有几十万人跑出去,同时又是奴工进口的大户,每年要买入十几万人来种地。

    同时还有大量贵族入不敷出,不得不跟普通百姓一样跑出去拓殖。

    原因正是在持续了二十四年的汉化,开拓了眼界之后,日韩两族的普通百姓也不愿意继续在家乡受盘剥了,纷纷提桶跑路。

    “哈哈,东洋佬有钱,咱们可得狠狠敲上一笔。”罗二公子兴奋异常的喊道,不过父亲罗会长却知道,他们不可能拿太多。

    这独家生意是两位大王允许的,最终平定珍珠群岛是海军出的力,他们当个白手套拿两成估计就是上限了。

    1807年9月。

    燕王莫洲桢从北贺洲回到了东洋使司扶桑省的省城江户。

    他当年奉命娶了东洋末代(第十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的养女种姬,就藩江户,父亲莫子布把属于征夷大将军的关东领地加上仙台藩全部给了他。

    不过他受封燕王之后,这块差不多有大半个扶桑省的封地,却陷入了尴尬之中。

    莫洲桢与正妻种姬的关系并不好,种姬身材瘦小,虽然到不了体弱多病的地步,但也很难称得上健康。

    如今他们夫妻两个,莫洲桢常年呆在北贺洲,种姬则在北京城休养,都快五年没见过面了。

    最重要的是,种姬没有生育能力,这是非常大的缺陷,这让他不能诞下合格的继承人,完成皇帝对于德川家治等人的承诺,让江户的继承人拥有德川家的血统。

    所以目前就卡住了,江户封地不可能并入燕藩,那莫洲桢就太强大了,会成为横跨两大洋的诸王之首,而要拆分出去,他又没合适的儿子来继承。

    这次他回来,解决江户封地的难题,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议题。

    而目前,或者说在莫洲桢去北贺洲之后,江户公国则是由他母亲叶德妃指派的光中二十年(1795)进士,广东阳江人郑士超组成的公国幕府在治理。

    前年郑士超因病请辞后,又举荐同科进士,湖南长沙人周有声接替。

    站在江户最大的迎恩码头上,莫洲桢仔细打量着自己勉强算是在故土的封国,三年没有回来,江户城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那些小一号和奇奇怪怪的仿唐代建筑,逐渐被换成了真正的唐代建筑,原本的和服,也开始朝着倭人们最喜欢的唐代服饰还原。

    以至于莫洲桢随便望去,就看见了大量穿着圆领袍和澜衫的,甚至就连扎着幞头的人都很不少。

    如果不是这些家伙很多实在有些矮,看上去有几分沐猴而冠的可笑模样,莫洲桢都以为到了唐风最浓郁的陕西,到了长安城了。

    “跨海而来的客也,来这里饮一碗水酒吧,上好的歌舞伎,包你忧愁尽消!”

    莫洲桢这次回来,没有动用他的官船,而是跟着兵船回来的,是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大王在船上。

    远远传来呼喊的地方,是江户码头上最多的海客温柔乡。

    一种集饭馆、酒馆、沐浴、代驾为一体的大型酒店,有点类似后世东北很常见的高档澡堂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