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起来,恢复童生直接参加院试,比再增加科举之中的算数好一些。 商靳川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一直在暗中打量这几位大臣的神色。 几位大臣一想,对于他们这些人家来说,他们孩子是可以不用参加所谓的秀才之前那些考试的,实在要改就改了。 虽然有的世家会少赚一些,可他们家又没有笔墨纸砚的生意,这可不关他们的事。 可若是加重了科举之中算数的占比,那他们家孩子想参加会试,可必定是会遇到难题的,这是切实地和他们自己相关了。 赚银子也没有分他们,那几家想自己争取就自己争取,反正他们这边要是非要在这两者之间选择其中一个的话,他们肯定会选择恢复童生可以直接参加院试。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家中的孩子可以凭借他们的功劳和官位而获得恩赐,进入国子监。 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除了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优秀秀才,他们的孩子可以直接进去的。 所以京城但凡官位稍微高点的官员,家中的孩子都是可以不用经过童生试和秀才考试,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可后面的乡试、会试想要考的话,是得参加的。 如果再加重算数的比重和难度,是真的会对他们有影响。 在算数上面,世家子没有绝对的优势。 当然,也不是所有官员的孩子都在国子监,有的把孩子送到其他书院去了。 相当于不想走这个捷径,想让自己孩子一步一步地考上来。 可不管怎么说,只要想走科举之路,都是避不开算数的。 现在这样就差不多了,再加大就不太合适了。 几位大人脑子里面一下就想清楚了如何选择。 一位大人开口道,“陛下,算数保持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了,不过复原原来的童生试模式的话,我们觉得是可以的。” “虽然这个是先帝在时修改的,不过确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这样的模式,可以帮助天下学子在科举上面减轻一些压力。” “让大夏涌现更多的人才。” 其他几位大人附和着道,“秦大人说得在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