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穿越古代当媒婆(7)-《快穿美食系统》


    第(2/3)页

    众人都开口了,小漠也不能显得与众不同,于是开口道:“这牵红线这等人生大事功可比月老,王大姐必会福泽绵延,惠及后代……”

    好话都被说尽了,小漠只得扯上古人最爱听的后福,子孙上。

    王媒婆本就含着炫耀之意,听了众人一番吹捧,更有小漠的话那真真是说到心坎里,不由对几人更加亲近几分。

    一时间,宾主尽欢,共享春意。

    言谈笑语间,小漠还在思索着王初桐和六娘的事,今日见了张家千金和刘家公子的姻缘后,更是对两人的命运感到唏嘘。

    原来这《相思》故事是有历史背景的。

    小青梅六娘本名陈湘萍,乃名门之女,自幼与近邻王初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谁知因六娘父母嫌王初桐家贫,便将六娘许给一门当户对富家子弟。

    而王初桐受此刺激,便发奋攻读,多次参加乡试,怎奈屡试不中。

    后来清廷平小金川之乱,皇帝特开科招试,年四十八的王初桐方才一举中士,名列二等。

    中士之后,王初桐被授予四库群书馆的眷录官,后又在山东为官,继任宁海州同知。在其为官期间政简刑清,颇得民心。

    后王初桐在济南任上,深受山东巡抚伊江阿赏识,大学士阮元称他为“江左人才渊第一,济南名师更无双”。

    此时,王初桐已成家,夫人贤惠,但因其心中长念六娘,故与夫人情淡意薄。

    嘉庆四年,王初桐致仕还乡,隐居方泰,著书立说。

    再说六娘,被父亲嫁入富贵之家,若丈夫老实本分也好,怎奈丈夫确实纨绔子弟,放浪无检,很快把家产挥霍殆尽。

    无奈之下,六娘只得屈身于“勾栏”(古时杂技演艺场),卖唱卖笑不卖身,再后来就成卖身不卖艺。

    数年之后,有些许积蓄,六娘便离开烟花之地,独居槎水边,读书看景,清静自在。

    当时方泰与南翔相距不远,一次,王初桐行舟于槎水之上,忽闻熟悉的琴声,原来六娘自小便弹的一手好参琴,即命船夫靠岸入河滨屋内,果不然竟是六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两人见面一番苦诉之后,免不了唏嘘不已,当真是造化弄人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