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苗晴自己不同意,信誓旦旦的说就认准李老师,喜欢李老师。如今怨念丛生,又是为哪般? 再说,她又不是真不管学生。 读研本就不是读小学,老师天天费神的盯着,主要靠自觉觉,考验自学的能力。老师起个引导作用,遇到学生不懂的帮忙解惑,拨云见日。 老师不去找学生,难道学生不能主动去实验室找老师吗? 她脾气已经够好,想当初她读研的时候,李主任一个月检查一次进度,只要跟预期的慢了,劈头盖脸的驾。 才不管你是男是女,才不管你曾经有多优秀,做不出东西,对李主任而言,就是不努力不认真,就是找骂。 包括如今读博也是,李主任彻彻底底放开手脚,每个月月初去她办公室做汇报,近期做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接下来有何规划,如何实现计划。 至于参加学术交流大会,等能力达到,自然有机会,能力不够,听了也白听,压根听不懂。 银杏和苗晴苦口婆心的谈过,可收效甚微。 久而久之,心凉了。 索性不去管,爱咋的咋的,不爱呆就滚蛋。 相比苗晴从上直落往下的瀑布似落差,周美珍则仿佛在蹦极,先是跌落谷底,而后又反弹上升,一颗心跟着七上八下。 奶奶的腿经过一年的修养,好得七七八八。走路无大碍,只不过再也不敢风风火火的走路。 此外,她和大个的恋情终于得到老奶奶的同意。 大个几月如一日的对待老太太,人心都不是石头,多少会被感动。老太太从开始的坚决反对他和孙女的恋情,之后慢慢松口,再到后来表态同意。 一步一步,周美珍和大个走得不容易。 老太太本以为她点头应允,大个会马不停蹄的把媳妇娶回家,再迅速生个娃。 其实不独她,连银杏他们都做如此想。 谁知大个竟然无动于衷,说是要考大学,不考上大学坚决不娶妻。 一句话,惊得大家伙差点掉下巴。 特别是老太太,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她不信大个可以成功,每年多少参加高考的学子,可考上者寥寥无几。大个初中文凭,要考上更是难上加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