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 春秋到战国-《重走未来路》


    第(2/3)页

    自国子监毕业之后,魏东生耗费三百银元行贿,申请一个没有油水也没有繁琐事务的闲职。该闲职没有实权,灰色收入半点也无;明面待遇也不高,工资福利加起来仅约年薪32银元,甚至远远不如当年在小魏家商行工作的钱发群。魏东生愿意为这样的闲职出价300银元,谁能抢过他?

    魏东生为何愿意为该闲职耗费300银元呢?

    答案是官身。

    魏东生需要的,仅仅是闲职所代表的官身。

    盖因为吴国制度并不禁止官员行商,许多知名商会商团背后都是高官勋贵。即使有禁止本人经商的忌讳,官员也可通过亲戚代持、同学代持、白手套代持等方法遥控大商会大商团。只要吴国内阁没有真正杜绝官员行商的极端想法,官商势力永远比民商势力强横。商会用于利润攫取,官身用于政治保护,这是吴国商人都习以为常的潜规则。

    魏东生履任闲职次日,就在杭州府郊区成立魏和商行。

    词面意思解释,魏是魏东生的魏,和是和气生财的和。

    而实际上,魏指代魏夏王朝的魏,和则寄托着魏东生希望魏夏二十藩国不再频繁内战的朴素愿望。

    魏东生首先把他持有的34.5%魏五家商行股权(股份改制初的30%,钱发群转让的4.5%)注入魏和商行,令魏和商会有了实体;其次成立了隶属魏和商会的子公司魏和证券,令其专项负责魏五家商行的股票交易,并适机扩大业务范围内。

    接下来日子,魏东生频频调查杭州府商业潜力,寻找能够最快崛起的捷径。

    1588年夏,魏东生正尝试说服某小型海洋贸易商会与魏五家商行合并,北方突然传来战争消息。

    毛九忠开战了!

    毛九忠说到做到,说魏国需要海洋就向海洋铁血进军。

    但是出乎世人意料,毛九忠选择的扩张目标,不是大家都以为的赵国,而是意料之外的燕国。

    毛九忠的选择令人惊讶。

    盖因燕国经过多年扩张,不仅面积雄踞魏夏二十藩国之首,人口规模更有1500万之巨。反观魏国,才区区210万人口规模,不足燕国的七分之一,哪有资格一己之力对抗燕国?在毛九忠之前,魏国必须和晋国、赵国、乐浪国等藩国缔结遏制燕国扩张的同盟条约,才能有效约束燕国不敢吞并缓冲区的科尔沁部落。

    毛九忠疯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