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 跌落了就吹上去-《重走未来路》


    第(3/3)页

    或许,1300亿美元或1500亿美元更适合春秋搜索。

    然而,魏东生怎会允许他吹起来的市值持续下滑。

    既然跌落了,那就再吹上去。

    2013年7月4日,魏东生抛出了新的噱头。

    继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平台好评网之后,春秋集团复又宣布加深线上线下融合,为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再加一把火。与阿里巴巴不同,春秋集团的切入点是F2C,即厂商(Factory)直接到消费者(Customer)的商业模式。简单形象比喻,就是用户可以在线向工厂或者代工厂下订单,用户有了需求,工厂再制造,最大化利用有限资源同时彻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F2C并非新概念。

    早在2008年,F2C就继B2B、B2C、C2C、O2O等概念闯入电子商务业内视线。但是,F2C当前并没有B2B、B2C、C2C、O2O等概念有吸引力。原因很简单,用户的消费欲望常常有时间限制,想想饥渴营销的讨厌,就能明白在线订购到厂家发货的蜗牛时间带来的负面效应。再者,受制于生产线调整成本,厂商也难为少数客户提供个性化需求,间接导致貌似自由的商业模式执行起来时却骤然变得僵硬。

    B2B有阿里巴巴等,B2C有京东等,C2C有淘宝等,O2O有好评网、大众点评等,F2C有谁呢?F2C概念酝酿这么多年,始终未能培养出一家典型,哪怕到了2018年,也没有谁凭借F2C模式大获全胜。以结果来倒推问题,说明基础建设尚不完善,F2C距离走到现实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然而,其它商家遇挫F2C,并不代表魏东生也对F2C束手无力。三十年记忆告诉魏东生,F2C商业模式的生命力足以活到二级文明阴影帝国。阴影帝国机械大军的运转乃至阴影帝国溃兵的日常,都依赖阴影帝国后盾的F2C模式后勤供给。

    与此同时,魏东生也需要F2C。

    三十年记忆里,华国互联网产业有Tencent、Alibaba、Baidu三巨头,魏东生为何碾压Baidu、控股Tencent,偏偏放过了Alibaba呢?原因很简单,早期的阿里巴巴不赚钱。

    与暴利的网络游戏相比,阿里巴巴属于高投入之后的高产出业务,非但无法在魏东生最缺钱的早期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还会无底洞般吞噬有限的网络游戏利润。再者,无论B2B业务,还是C2C业务,都是开局就铺向全国,商家必须让利再让利,才能稳定大局。有这些资本,有这些时间,有这些精力,魏东生利用智能手机大势弯道超车岂不更好?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魏东生需要电子商务。

    不是为了春秋集团,也不是为了盘阳市,而是为了刚刚建国的乌有共和国联盟。

    以智宇集团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门槛高到许多国家都无法玩转。在工业基础为零的乌有共和国联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纯属脑袋灌水的想法——乌有共和国联盟总共才多少人啊?乌有共和国联盟再有远大的理想也得认清现实,老老实实补课,一步一步启动工业化。

    如果有了F2C,魏东生就能间接把一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市场辗转送给乌有共和国联盟,市场导向式启动乌有共和国联盟的工业化建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