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成长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人自身的行事方式、作风等,自然也有所不同。 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截然不同的个体,才会衍生出了“完美受害者”这一假说,以及“受害者有罪论”。 ——如果她不XXX,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说出这样话来的人,与职业无关。 无论是怎样的职业中,都存在着这样的人,只是恰巧这样的人,成为了最容易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巡警”。 对于警察组织而言,这样的人,无疑是害虫。 于是,在池田惠自杀后的第三天,那名巡警的不当言论,被匿名人士爆料在了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不小的社会舆论。 迫于被称作第四方势力的“媒体”压力,警视厅的高层下达了命令,让搜查一课的成员对案件进行再搜查,务必还原事实真相。 而松本清长,恰巧就是再搜查组的搜查员之一。 在案件再搜查的过程中,松本清长发现了池田惠,可能的确不是凶手的事实。 因为,在被视作“凶器”的石块上,并未采集到池田惠的指纹。 也就是说,或许正如池田惠本人,当时所辩解的那样,真的只是那个人,自己不小心磕在石块上,导致的当场身亡。 而池田惠,或许在发现对方一动不动后,顿时便吓住了,便连忙过去查看。 于是,手不小心碰到了地上的血迹…… 有了这样的猜测后,松本清长便立马联系了鉴识课的人,让他们对地面进行指纹采集。 最后,果真在血迹附近,采集到了池田惠的指纹,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可当自己将这一结果,报告给当时的上级时,却并没有从对方脸上,看见任何兴奋的神情,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知道了”。 翌日。 松本清长便在警视厅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看见刑事部部长,对“女高中生遇侵犯后杀人”一事,做出了官方通告。 [经过警视厅搜查一课成员的不断努力,和再搜查,基本可以确认,杀害‘田中一翔’的真凶,就是‘池田惠’。 在最初,被报道为凶器的‘石块’上,也的的确确采集到了‘池田惠’的指纹…… 对于中野区警署巡警‘佐藤辉’言论不当一事,警界高层相当重视,对此也做出了严肃处理。 但对于某些媒体,造谣中野区警署暴力审讯,致其死亡一事,警视厅方面也将追究到底,捍卫警方的尊严和颜面……] 尊严…… 和颜面? 待在一旁,静听着刑事部部长发言的松本清长,终于明白了为何当时,自己的上司会流露出那样的表情,给出那样冷淡的反应。 为了维护警方的尊严和颜面,为了不丧失群众对于警方的信赖,为了不让日本警察失去威信,所以才牺牲了一般群众的利益,捏造事实真相,去展现给大众吗? 这样的警察组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