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军嫂被江心月怼的脸红,不过还是嘴硬着道,“我不是瞧不起女人,我是好心提醒你,这女儿培养的再优秀,那都是别人家的。 既然总归得嫁到别人家去,你说你培养花心思花钱的意义在哪儿? 还不如多留点钱给自己,省得便宜了别人。” 江心月听着这话有些生气,“嫂子,咋培养女儿就是便宜了别人? 你这样的思想可要不得。 孩子优秀了,出色了,他们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就行了,我也不指望孩子优秀了能回报我什么。 我养孩子,纯粹是我爱孩子,不是生出来为了给自己养老了。 你这样计较回报的,压根就不配当父母。” 这位被怼的军嫂还想说什么,但是见自己说不过江心月,所以就没再继续自讨没趣了。 见这人灰溜溜的走了,江心月也没追着她骂。 好在不是所有的人思想都是这样的。 江心月来给家里的三个孩子报名读书时,也见到不少的家长送家里的女儿过来读书。 陈秋芳同样带着家里的闺女来报名读书。 她没想到家里的闺女读书之后成为多么了不得人才,只希望孩子不要成为文盲。 而且读书识字的姑娘往后找工作,找婆家都比不识字的强。 就比如城里的很多工作,如果读过书的话才有机会考上。 要是不读书什么文化都没有,弄个工作机会都比普通人难。 江心月给三个孩子报名,领了书本之后便带着孩子们回去了。 报到完第三天,正式上学。 江心月一开始还担心孩子们上小学会不会不适应,后来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三个孩子上学了之后很快就适应了新生活。 当然,他们能适应的这么快这么好,可能是三个孩子在一起有个伴儿的原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