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局之下-《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3)页

    司马芝有些诧异:“我吗?兄长,我为工部尚书,如何能轻易外调,是不是应当问过陛下?”

    司马懿道:“没什么好问的。此前为了伐吴之事的筹备,尚书台各尚书、九卿和各州刺史多半都没动过,就算我不提,也会有其他人提,中枢和地方上的官员早就该掉换了。你为尚书,或许当得一刺史之职。”

    “荆州更为重要,北至宛城、南至江陵,荆州应当不会给你,湘州偏僻些倒还好说。子华莫非不愿?”

    司马芝轻叹一声:“多谢兄长为我考虑,若能为湘州刺史自然极好。只是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在吴国时也算偏远之地,若无心腹手足支持恐难施政,这郡县长吏又该如何选?”

    司马懿徐徐说道:“孙权时的郡县分划定是不能用了,若以汉时区划来论,长沙郡领十三县、武陵郡领十二县、零陵郡领十三县、桂阳郡领十一县,总计四十九县之地。毌丘俭只打通了交通要道,其余偏远各处还应逐一攻占。”

    “按照我的意思,”司马懿笑笑:“这湘州的四十九个县令、县长,都从一、二期的太学生中来选就是。按汉时建制,江州也不过四十余县,百余人还是能从各地抽调出来的。”

    “太守就更好说了,不过十人而已,从几个大州抽调一二即可。子华,你以为如何?”

    司马芝想了几瞬,徐徐点头:“陛下定会满意兄长这个选法,朝野上下皆知,陛下最喜欢的就是天子门生!”

    司马懿笑着颔首:“你外放了,你儿子司马岐正好可以做尚书郎。在我这打磨几年,再外放大县县令就是。”

    “有劳兄长费心了。”司马芝站起躬身行了一礼。

    “无妨。”司马懿坦然受下,随后开口说道:“子华,我倒有一事要与你说一下。叔达前年因凉州之事被贬至营州,至今已经两年多了。他的事情我不好与陛下或者黄公衡开口,你与董太尉家是亲家、又与裴侍中多年好友。眼下朝廷官职空出这么多来,你能不能寻个机会找人说上一说?总不好让叔达再在辽东那般苦寒之地待下去了。”

    司马芝思略片刻,又与司马懿抬头对视,轻叹一声:“我司马氏为官之人本就不多,叔达走了弯路,我是他族兄,又如何能不帮他?寻董公恐有些来不及,待我回返后,我去与裴文行说吧!以他的为人,总不应当与我司马氏为难。”

    “只不过,既是起复,刺史之位就别想了,我看不若在江州寻一州郡,这样稳妥一些。譬如庐陵、章安、建安这些偏远之地,兄长以为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