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进抵江陵-《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3)页
诸葛亮微微点头,寻即站起身来,看向一旁的诸葛瑾:“兄长不妨与亮一同迎接一下步子山。”
话里话外的意思,好似将步骘也当成了他的直系部属一般。
诸葛瑾已经很久没有对弟弟说出半个反对的词了,点头应下:“好,孔明与我同去。”
……
有了皇帝在军中,江上的四万水军和岸上的六万步骑似乎都持重到了过头的程度。每日岸上行多远,水军只保持着数十里的提前量,既不着急抢攻,也不担心吴军上游变故。
持重嘛,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十万大军组成的战团可以称得上是煌煌大势了,其徐如林,进如山岳一般,令人生畏。
担任前锋的骑军夏侯献出前出五十里,匆匆派了斥候回到后军禀报江陵城愿献城之事。枢密副使刘晔接了军报,急忙策马向后来到了皇帝驾前,拱手禀报:
“陛下,夏侯献部已经抵达江陵城下。守军愿意向陛下请降。”
曹睿敏锐的听出来了话里的重点,看向刘晔,沉声问道:“愿意向朕请降?那就是说夏侯献到了城下的时候守军还是不降了?”
刘晔有些无奈的点头:“正是如此。”
曹睿嗤笑一声:“吴人真是……朕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见棺材不掉泪?要投降当流利些,等着朕到了再降又有什么两样?”
“刘卿,城内守将可知道是谁吗?”
刘晔拱手:“陛下,夏侯献回禀称城内守将名为步阐,是吴国扬武将军、南郡太守。但此人的名字臣也曾听过,此前步夫人给步骘的劝降信中提到过,步阐是步骘的次子,年纪应该只有二十余岁。”
“吴国用这个步阐来守江陵……属实有些怪异。”
曹睿摇头:“有什么怪异的?吴国如今还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人来?步阐是步骘之子,如今又这般快的请降,说明吴国就没想守江陵!既然如此,彼辈必然全在西陵、枝江一带等着朕的大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