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非同一般-《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3)页

    司马师咬了咬牙:“不劳父亲费心了。父亲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司马懿哈哈大笑。

    ……

    翌日,洛阳,北宫。

    又是一次大朝会,又是一次封赏。

    此次南征,有功之臣众多。

    大司马曹休功劳为首,增邑两千五百户。大将军曹真功劳次之,增邑一千户。

    司空司马懿有定策之功,增邑八百户。

    前将军满宠、右将军朱盖,因战功各增邑七百户。青州刺史王凌、镇东将军曹泰、豫州刺史贾逵,也纷纷增邑五百户。

    司隶校尉卫臻,因留守洛阳之功,也增邑五百户。

    其余刘晔、辛毗、黄权、陈矫,以及中护军蒋济等人,也增邑二百户到一百户不等。

    至于中军、外军各两千石的封赏,虽说大小不等,但也做到了雨露均沾。

    出乎意料的是,骠骑将军陈群在襄阳出兵失败,却也因苦劳得了增邑两百户。只不过与前面那些增邑千户、大几百户的重臣比起来,就显得逊色很多了。

    大殿之上,得了封赏的官员自然人人兴奋。靴子落地、尘埃落定,谁又不爱赏赐呢?

    为国效力,最后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爵禄吗?

    “中护军蒋济何在?”

    蒋济刚刚增邑了两百户,正想着刚才的封赏之时,却不料皇帝点了自己的名。

    “臣在。”蒋济连忙出列。

    曹睿说道:“蒋卿在黄初年间,先后随先帝南征。此番又随朕出征扬州,也有建言之功。”

    “朕问你,在此番皖城获胜之后,在扬州一地与孙权对敌,应当注重何事?”

    蒋济的头脑飞速的转了起来。

    蒋济也是大魏顶级的智谋之士。这可是大朝会上!皇帝在大朝会上当众向臣子询问国事,这可并无前例!

    莫非……要用我蒋济去扬州了?

    皇帝就在上面看着,一瞬间蒋济也来不及想许多,只是凭着日常积累想了几句说辞。

    蒋济行礼后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扬州应当注重之事共有三条。”

    先说一句总纲出来,这样还能留出好几瞬来,凭空多了许多思考的时间。

    这也算是一种‘急智’吧。

    曹睿点了点头:“蒋卿说来。”

    蒋济拱手说道:“积粮为本、练兵为要、水利为务。”

    “禀陛下,其一,积粮乃是用兵之本。自黄初年间以来,多次用兵淮南,无有一次不是从各州征调粮草,甚至往往要从远在河北的邺城调粮。”

    “在扬州、在淮南屯田,定会减少出征之时的靡费。加之此番又有战中所俘虏的军士可为屯田众,这是一举多得之事。”

    曹睿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其二,臣认为练兵乃是作战胜利之根本。当然,扬州军事并非臣的本职,臣也不多做赘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