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滨山区虽然位置偏僻,但常住人口有10万人。” “我们做过预算,这10万居民里面只要1000个居民成为我们的客户,健身大厦的项目就能落实。” “百分之一的转化率,对于健身大厦这个项目来说简直是太轻松了。” 颜秉军若有所思:“10万人里面能有1000个人健身,确实不难。” “对呀叔叔,10万人有1000个人健身的门槛已经很低了。”赵健宇附和道。 颜秉军看向苏洛:“小苏,你觉得百分之一的转化率怎么样?” “叔叔,我觉得这10万人里没有一个会去健身。”苏洛回答。 赵健宇:“……”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刚才到现在,这个苏洛一直唱反调。 先说滨山区里市中心太远、没人会开车往返100公里跑去健身。 这个问题赵健宇承认,因为项目本身就不是针对市中心的客户群体,而是针对滨山区的10万人口。 他好不容易说服了颜秉军客户群体有保障,结果苏洛又说10万人没有一个会去健身这种风凉话。 赵健宇当然忍无可忍了。 “豪达这个项目是经过专业机构评估过的,百分之一的转化率也是专家们给出的保守数字。” “你现在跟我说滨山区10万居民里面没有一个会去健身?你简直是在胡言乱语!” 颜秉军脸色也有些难看,毕竟苏洛说的确实有点离谱。 滨山区有整整10万人,怎么可能连一个健身的人都找不出来? “小苏,有些玩笑可不能乱开。”颜秉军意味深长道。 “我没开玩笑。” 苏洛说完,直接在网上搜了一下相关资料,随后举到颜秉军面前。 “这是滨山区连续五年的人口普查。” “滨山区的10万人口并不是普通居民,而是农民。” “大家都知道,滨山区全年供应滨海市的粮食、农作物、蔬菜水果,这些都离不开滨山区10万农民伯伯婶婶的辛苦劳作。” “他们每天日出种田、日落而归,锄地播种就是他们的工作。” “现在要让这10万个起早贪黑种田干活儿的农民,找出1000个花钱去健身房继续撸铁?” “那我只能说这1000个人纯属没累够。” 第(2/3)页